微生物限度檢測實驗前、實驗中及實驗后,都需要進行一系列工作以確保實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需要準備哪些東西,做什么步驟。下面小編就來詳細介紹下微生物限度檢測實驗前、實驗中及實驗后都需要做哪些工作。
1.實驗前的精心準備
1.1 對于實驗所需的玻璃平皿,我們進行了嚴格的滅菌處理,確保無菌狀態。這些平皿通過濕熱滅菌法,在121℃下滅菌30分鐘,或者采用干熱滅菌法,在160℃下滅菌2小時,以確保完全消除細菌。同時,剪刀、鑷子等工具也經過精心包裝,使用紗布和牛皮紙包裹并扎緊,再經過濕熱滅菌處理,保證其在實驗中的無菌使用。移液管、槍頭等工具同樣采用報紙包裹并滅菌,確保實驗過程中不受外界污染。
1.2 根據實驗樣品的特性,我們精確計算了所需培養基和稀釋液的用量,并按照比例進行配置。這些配置好的培養基和稀釋液經過濕熱滅菌處理,為實驗提供了無菌的環境。
1.3 潔凈服是實驗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我們每天將使用的潔凈服放入滅菌鍋中進行滅菌處理,確保其無菌狀態。如果已有已滅菌且在有效期內的潔凈服,我們也會直接使用,以確保實驗環境的清潔度。
1.4 在實驗開始前,我們會對實驗潔凈區域的通風情況進行檢查,并觀察潔凈室各個規定區域的壓差是否符合規定。一旦發現不符合要求的情況,我們會立即通知設備部門進行調整,確保實驗環境的穩定和安全。
2.實驗中的嚴謹操作
2.1 實驗開始前,我們將所需的微生物限度檢測儀、平皿、培養基、工器具、稀釋液等物品放入傳遞窗中,并開啟紫外燈進行照射,持續30分鐘,以進一步消除可能存在的細菌。
2.2 進入潔凈區域前,我們會進行手部清潔和消毒,并換上潔凈服。隨后,進入檢查室,打開潔凈工作臺通風,并使用消毒劑對臺面進行擦拭消毒。取出傳遞窗中經過紫外照射的物品,按照使用先后順序放置在潔凈工作臺上。擺放完畢后,再次開啟紫外燈照射30分鐘。在此期間,人員退出檢查室。紫外照射結束后,繼續通風30分鐘,以確保環境的潔凈度。之后,檢測人員方可進入檢查室進行實驗。
2.3 在實驗過程中,我們會點燃酒精燈,拆開經過滅菌處理的培養基外層包裝,在近火焰處輕微灼燒培養基瓶口,以消除潛在的細菌。然后,打開瓶蓋,將培養基傾倒至已滅菌的平板中,待其冷凝后使用。
3.實驗后的細致清理
3.1 實驗結束后,我們會使用消毒劑對操作臺面進行擦拭消毒,確保臺面的清潔度。待實驗培養物和實驗廢棄物傳出潔凈區域后,我們使用純化水對地面進行清潔,確保實驗環境的整潔。
3.2 對于培養及結果觀察環節,我們嚴格按照規定進行。需氧菌平板在30-35℃下培養3-5天,霉菌與酵母菌平板在20-25℃下培養5-7天。同時,我們會對空白與陰性對照進行觀察,確保它們無菌生長,從而驗證實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